把廣西建成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
到2012年,內河船舶達到120萬載重噸、沿海造船達到30萬載重噸,年修船能力約800艘;初步建成北部灣經濟區修造船基地、西江黃金水道造船聚集區;廣西修造船工業及配套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60億元,增加值48億元。
到2015年,內河船舶達到160萬載重噸、沿海造船達到60萬載重噸,年修船能力約900艘;廣西修造船工業、配套產業及海洋工程裝備業實現銷售收入450億元,增加值135億元。
到2020年,內河船舶達到250萬載重噸、沿海造船達到400萬載重噸,年修船能力約2000艘;船舶配套產業迅速發展,初步建成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基地;廣西修造船工業、配套產業及海洋工程產業力爭達到銷售收入1000億元,增加值300億元。
現狀調查:
企業規模小配套能力弱
近年來,廣西修造船工業有了較快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2009年,全區共有修造船企業80家,其中內河64家、沿海16家,全年工業總產值38億元。但是,我區修造船工業經濟總量少,企業規模小,基礎薄弱,產業集中度低,配套能力弱,結構不合理,缺乏大型修造船企業,大部分企業承造能力在800載重噸以下。
當前,我區正面臨培育、發展、壯大修造船工業的重大歷史機遇。根據沿海港口規劃,到2010年,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個港口的年吞吐量將突破1億噸,到2020年將達到3億噸;2010年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將達到63個,2020年達到93個。
根據內河水運預測,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全區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為7200萬噸、1.065億噸和1.37億噸。
隨著港口吞吐量的增長、到港船舶增加,形成了船舶建造和修理的市場需求,發展修造船業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空間。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以及西江經濟帶崛起為我區加快發展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裝備工業創造了機遇和條件。
路徑選擇:
新技術推動修造船及海洋工程工業前行
一艘艘出口工作船揚帆出海,一套套海洋工程設備揚名國外,一條條內河駁船通達江河……梧州船舶工業正抓緊機遇發展造船業。
桂江造船公司是梧州船舶企業“雙雄”之一,該公司承建的海洋石油工作船和大型沿海拖輪已成功進入“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建設難度”的船舶市場。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工業產值連續三年實現跨越式發展,年均增長率達70%以上,2012年計劃完成工業總產值10-12億元,實現利潤3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已與廣西金達造船有限公司簽訂分段合作協議進行強強聯合,彌補自身產能和場地不足,開創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進行合作的新模式。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承建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建造難度大的高檔次船舶產品,是提高企業綜合素質、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平臺。中船桂江公司有選擇地承建高檔次船舶產品,利用高檔次產品建造推動公司的硬件設施和設計軟件、管理軟件以及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和管理水平。
公司第二事業部副經理陳遙說,公司能成為廣西造船業的首強,靠的是過硬的造船技術和先進的設計水平。公司擁有的無余量裝配技術、分段預舾裝等技術,在廣西處于領先位置。正在推廣的殼舾涂一體化造船模式,能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縮短造船工期。公司還引進了專業的三維設計軟件,使船舶設計更直觀。因為有這些技術,公司船舶建造任務已經排期到2011年,去年公司工業產值超過7億元。
華南船舶機械有限公司在梧州市造船行業很“牛”,因為它有7項技術成果獲國家專利,形成了海洋平臺起重機、船用起重機、艦用特輔機、船用甲板機械設備四大系列產品。2006年,中船華南公司自籌資金成功研發出的第二代海洋平臺起重機及船用龍門行走起重機,成為國內第一家研發的高新產品。而該公司自行研發成功的船用貨物起重機,主要配套15萬噸級以上船舶,打破了國外的相關技術壟斷,有力促進了我國船舶工業發展。
(來源:廣西日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