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不少緊固件企業今后幾年將大力發展內銷,力求通過國內市場的拉動,轉移海外出口的壓力,同時力圖使產品向高端發展、客戶向終端發展、經營向兩端發展,力求以物流中心為依托,打造成幾家中國緊固件供應鏈的龍頭企業。歐盟反傾銷后,國內緊固件企業都在有意識地減少對歐盟的出口比例。長遠來看,困境之下的中國緊固件行業內部結構亟須調整。
日前商務部發布終裁公告,決定自6月29日起,對來自歐盟的進口碳鋼緊固件征收6.1%~26.0%不等的反傾銷稅,期限為5年。這意味著,從2008年12月國內緊固件企業遞交反傾銷申請書;到向調查機關遞交調查問卷、參加抽樣調查,以及意見陳述,歷時一年半的中歐緊固件反傾銷大戰終于塵埃落定。
頻遭反傾銷大棒
碳鋼緊固件有著“工業之米”之譽,俗稱螺絲螺母,是機械基礎零件,大到航天飛機、汽車和機械設備,小到桌椅板凳,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該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高新技術的戰略性產業。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緊固件生產國,近幾年正處于產業快速發展階段,正在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國內該產品生產和貿易企業近1萬家,貢獻了100多萬人的就業率。正當中國緊固件行業處于快速發展之際,卻頻遭國外反傾銷大棒,近來更是愈演愈烈。
早在2007年11月9日,我國就遭受了來自歐盟對我緊固件的反傾銷打壓。2008年11月,中國緊固件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歐盟,對華發起反傾銷調查,導致每年損失4億歐元外匯收入、喪失80萬個就業崗位。2009年1月31日,歐盟對我采取緊固件的反傾銷措施,征收最高為87%的正式反傾銷稅。同年3月26日,美裁定我國緊固件傾銷幅度為55.16%~206%。
12月3日,歐盟委員會以14國贊成、12國反對、1國棄權的微弱優勢通過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鋼鐵緊固件征收5年最高達87%的正式反傾銷稅,成為歐盟針對中國的最大反傾銷案之一。
這一打擊重大。2008年,我國出口緊固件數量為270萬噸,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到了2009年,受歐盟87%的懲罰性關稅的影響,使得國內的緊固件有近90萬噸的數量無法出口,造成全行業出口同比下降了43%,緊固件行業內的設備使用率也從之前的84%一度下降到70%左右。再加上國外廠商不惜以傾銷等不正當手段加緊搶占中國國內市場,國內緊固件行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挑戰。行業目前有1/3的企業已經關門,1/3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致使我國緊固件產業發展舉步維艱。
中方反擊露鋒芒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反傾銷制裁并不是單方面的舉措,而是我國爭奪緊固件國際市場的一次交鋒,同時也是中國緊固件企業第一次選擇主動出擊,顯示了爭奪話語權的勇氣。此案終裁對中國緊固件產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和恢復公平的貿易秩序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近期我國外貿頻頻遭遇國外反傾銷大棒之時,緊固件能率先奮起反抗確有示范效應,有利于為企業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使企業在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和質量水平的基礎上,擴大產品的市場份額,滿足市場需求,從而提高中國緊固件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目前,歐盟進口產品主要是附加值比較高的非標類產品,很多國內企業生產不了,征收反傾銷稅后,雖然進口商采購成本壓力增大,但也大大鼓舞了國內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信心。
但對歐盟進口緊固件征收6.1%~26%反傾銷稅的裁決,相關企業卻表示出失望,根源是因為歐盟自去年對我相關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后,實施征收77%~85%的正式反傾銷稅。而美對我國緊固件征收的反傾銷稅中,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206%。三項對比來看,我國對歐進口緊固件征收的反傾銷稅率顯得“力度不夠”。
對此,企業人士認為:國外整體貿易保護主義較為強烈,貿易救濟由來已久,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反映到稅收條款上就出現力度較大的情況;加之雙方征收反傾銷稅對應的商品品種、構造等不同,所以造成了歐盟對我征收的最低反傾銷稅都快接近我國對其征收最高稅的3倍現象。盡管此次中國緊固件首輪反傾銷被指力度不足,但敢于爭奪話語權仍然給國內企業帶來一絲光明。
中外角力仍繼續
面對國外以“傾銷”為由對中國進行的“十面埋伏”,此次反傾銷的成功可算是我國進行的一次反伏擊,但中外角力仍在繼續。繼歐盟之后,墨西哥、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南非、哥倫比亞、土耳其等國相繼對中國緊固件做出反傾銷仲裁或調查。中國緊固件行業和海外之間的博弈漸趨白熱化。為了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反傾銷,中國緊固件企業該如何應對?
人們注意到,國內一些緊固件進口企業紛紛轉變策略以謀求發展。中國作為全球緊固件第一出口大國,未來反傾銷可能成為行業的常態,現在所能做的是盡可能降低出口集中度,提升自我,減少風險。
由于近年來歐美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對中國緊固件出口造成巨大創傷,業內專家建言:中國緊固件企業要想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有三大路徑可走:一是走高端路線,發展替代進口。2008年中國出口44億美元,出口總量270萬噸;進口21億美元,進口總量20萬噸,發展進口替代的機遇很大;二是實行生產性服務,也是配合中國工業向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需要;三是中國緊固件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產品附加值低,如果技術含量不高的現狀仍得不到改變,今后遇到的貿易摩擦可能還將加劇。因此,國內企業今后必須在技術上有所突破,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與升級,把中國的成本優勢轉為創新優勢。
(來源:汽車周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