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沈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關錫友認為,國外機床企業在中國的戰略是失敗的。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頂尖機床企業,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床制造技術,訂單卻大幅下滑。為什么最好的產品反而賣不出去?他總結了三個原因:這些企業重技術而輕市場,重歐美市場而輕中國市場,還有他們的勞動力成本太高。由此他提出了沈陽機床“低成本、國際化”的產品策略,“不是瞄準世界上最頂尖的產品和技術,而是瞄準更廣闊的國際化市場前景”。這也是沈陽機床最新推出的五大類產品的一個總的定位。
從數據上看,2009年中國機床工具進口大幅下滑20%以上,國產金屬加工機床的市場占有率已提高到70%,說明國外產品確實在“敗退”。但如果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去年機床進口迅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外商投資的大幅減少(如外商以設備投資方式進口的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同比減少了43%)。另外,并非來自所有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都減少了,從美國、日本、中國臺灣、韓國進口的機床降幅較大,而從德國、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進口的機床仍持續增長。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2009年,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平均進口單價同比提升了42%,這表明進口產品在高端市場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來,在國內設備制造商中有這樣一種說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意思是說,進口產品雖好,但價格太高,國產產品性能質量有所不如,卻價格便宜,最適合中國用戶。這在一定程度上令中國設備制造商避開了自身在品牌、技術等方面的劣勢,搶占了大部分中低端市場。然而,他們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正如《定位》的作者、戰略大師特勞特所指出,商戰不是產品之戰,而是心智之戰,你和你的競爭對手爭奪的,是誰能最先占領客戶6英寸寬的頭腦。從很多領域的情況來看,到目前為止,在這場戰爭中似乎依然是國外品牌占據上風。如果客戶選擇你僅僅是因為你價格低,或者說他還沒條件,那么一旦他有條件了,或者他心目中認可的品牌降低了門檻,他就會棄你而去。只要你一天還沒有占領客戶心智的“山頭”,就一天不能說“征服”了這個客戶。
此外,只要我們對世界機床行業的發展稍作考察,不難發現,與歐美機床企業的發展路徑不同,日本機床企業靠低成本、高性能的通用機床起家,以機件加工為主攻對象,主要通過服務汽車行業而崛起;中國臺灣、韓國的機床企業大都學習日本經驗,主攻量大面廣的中檔數控機床;而沈陽機床似乎也在沿著同樣的道路前進。
(來源:中國貿易救濟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