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湖北省枝江市問安鎮萬水橋村,成群的麻鴨穿梭在稻田間,村民閔永福手持竹竿,守護著這片生機勃勃的田地。
枝江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是宜昌市唯一的平原縣市,也是全國產糧大縣和湖北省糧食主產區。2024年,該市糧食種植面積達93.55萬畝,總產量32.37萬噸。
近年來,枝江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模式。“這種模式不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實現了‘一田多收’,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路徑。”枝江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魯元說。
2023年,萬水橋村將500畝農田流轉給中化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實施“稻鴨共生”模式。該公司資深農藝師張晨介紹,該模式需精準把握農時,水稻秧苗移栽成活1周至2周后,按每畝約20只的密度將雛鴨引入稻田。
“鴨子在田間能有效捕食害蟲、清除雜草,其排泄物又是優質的有機肥。”張晨說,鴨子在稻田內活動還能增強水稻抗倒伏能力,提升稻米品質,形成“鴨促稻長、稻護鴨肥”的良性循環。
據介紹,實施“稻鴨共生”模式后,稻田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效果穩定在85%以上,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約30%,每畝節約除草除蟲人工成本近200元。此外,每畝每季還可出欄約20只生態鴨。
閔永福曾是當地種糧戶,將家中14畝水田流轉后,他也成了“稻鴨田”的管護員。
“我們收購的‘鴨稻米’品質很高,出米率達64%,主要用于生產中高端大米,市場售價每斤5元到10元不等。”枝江市天韻米業副總經理任偉說。
除“稻鴨共生”模式外,枝江還同步推廣了“稻蝦共生”“稻魚共生”“稻鱉共生”等多種綜合種養模式。截至目前,枝江市綜合種養模式稻田面積已突破1.5萬畝。
魯元表示,將持續推廣綜合種養模式稻田,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糧食種植面積,提升生態效益,助力打造枝江糧食品牌。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