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WTO十一年來,早期的“世貿紅利”正在消耗殆盡。在QE收緊、經濟預期起伏不定的2013年,隨著美國主導編織的跨大西洋(7.53,0.05,0.67%)自貿區(TTIP)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取得實質性進展。醞釀長久的美歐自由貿易區構想,終于也開始融化堅冰。全球似乎都進入了自貿區的共振頻率中。2014年,中國的貿易關鍵詞還包括“中日韓自貿區”、“絲綢之路”等重大機遇,為維持經濟增速添油加力。歷經十年曲折前進,中國參與的國際自貿區正翻開新篇章。在上述關鍵區域的合作上,中國一邊回首,一邊翹望,期待在總結中收獲和突破。
中日韓自貿區起錨
【13起航】
中日韓自貿區,聯合了亞洲經濟總量占比達70%的三大經濟體。這一龐大自貿區的建設進度,每一個節點都備受矚目。2013年,隨著中日韓自貿區第一輪談判于3月26-28日在韓國首爾舉行,自貿區可謂正式起航。
作為東亞最為重要的三大經濟體,中日韓三國GDP占東亞GDP的90%,占亞洲的70%。2012年三國GDP合計達到14.3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的20%。三國也都是全球貿易大國,2012年三國進出口總額約為5.4萬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總量的35%。
中日韓自貿區一旦落實,愿景美好。自由貿易區內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將被取消,商品等物資流動更加順暢,區內廠商往往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更大市場和收益,消費者則可獲得價格更低的商品,各成員經濟體的整體經濟福利都會有所增加。
【14征途】
“困難很可能就在于,三國各自打著算盤”,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乃醒接受南都記者采訪表示,而政策問題在未來幾年都可能是很大一個障礙,難以磨合。
三國產業優勢的不同,形成了自貿區成立的訴求和基礎。相對發達的日本和韓國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上競爭優勢明顯,而中國的競爭優勢目前仍主要集中于資源或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
另外,美國竭力推動TPP是否形成了一個沖突?這也是三國還在“拉鋸”的一個可能性障礙。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認為,沒有看出因為TPP而加快的因素。如果因為競爭而趕進度,草草出來的東西不一定符合三國利益最大化。
TTIP&TPP的如意算盤
【13出爐】
2013年,美國主導的跨大西洋自貿區(TTIP)和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將取得實質性進展。這兩個談判號稱“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在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看來,2014年完成TPP談判“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抱團取暖”,這是不少經濟界人士眼中TPP和TTIP快速“出山”的一大誘因。自2008年大規模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總體仍處在低速復蘇和不確定階段。通過建立TPP和TTIP分享全球特別是亞洲等新興經濟體高速增長的紅利,美國正打著如意算盤,期望進一步打開亞太市場,實現“出口倍增計劃”。
TPP框架協議內容,向所有APEC21個成員國持開放態度,姿態可謂開放。同時,自貿區協定以一系列不同以往的貿易投資新規則作支撐,盡可能放大美國的競爭優勢。
【14拉鋸】
TPP和TTIP是否能如期形成協議?可以說是2014年經濟發展的一大懸念。由于協議涉及各方核心利益,如期完成,可以說難度非常大。
其中,TPP談判國議定事項中涉及了不少包括知識產權、環境、競爭、勞工和農業等方面的關鍵內容,是“難啃”的部分。不少國家由于在經濟乃至政治安全等方面對美國高度依賴,因此美國還掌握著較大的話語權。雖然定下了兩年的談判緩沖時間,但少不得各種“拉鋸”,并仍可能“久拖不決”。
G20與新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其佐分析認為,隨著這兩大自貿區的建立,由于“貿易擴大”和“貿易轉移”效應,會明顯增加和刺激美歐的貿易和出口,而處于兩大自貿區以外的國家貿易和出口相應地會明顯下降。
絲綢之路重現光彩
【13向西】
伴著駝鈴聲聲,翻越帕米爾高原,穿過中亞、西亞、南亞、歐洲、北非,將緙繡、綾羅、茶葉在東西間輸送。這條綿延數千公里的商道就是“絲綢之路”。經歷了陸上貿易盛行隨之而來的衰落后,2013年,絲綢之路的發展路徑產生了新的改變,迎來了新的內涵。2013年9月,國家領導人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絲綢之路重回視野,“整裝”待發。
商務部統計顯示,2012年,我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貿易總額達5495億美元,占中國外貿總額的14.2%。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成為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貿易伙伴。
【14點面】
國家戰略上,對“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出“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的推進思路。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乃醒告訴南都記者,這條路的困難在于區域經濟總量比較小,即便做一點工作,短期而言對拉動整個經濟的作用很難看到。目前主要開拓點可以放在能源領域。在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看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好比是打通人的穴道,把沿線區域連通起來,形成暢通無阻的立體交通體系,這樣自然可以吸引各方投資者。
(來源:全球五金網)
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