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日前通知,自7月15日起取消鋼材等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此次調整有兩個比較鮮明的特點,一是政策來得比較突然,距離商務部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的進出口前景仍不樂觀、外貿政策需要維穩不足半個月時間;另一方面,涉及的商品品種只相當于2007年的1/6,說明中央在這一問題上考慮相當謹慎,畢竟在出口前景還不樂觀的情況下,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極可能在短期內對出口形勢產生不利影響。
盡管如此,筆者覺得,此舉仍不失為一步一箭多雕的好棋。
金融危機的爆發,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我國產品出口比較集中、比較依賴的國家和地區,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僅進口需求明顯下降,而且貿易保護勢力抬頭,針對我國的各種貿易保護行為迅速增多、摩擦急劇上升,造成我國貿易出口多方受阻。雖然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的加快,從去年11月起,我國進出口已經延續了7個月的恢復性增長,但是,從總體上看,貿易出口的前景并不樂觀,各種貿易保護行為和措施仍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國的企業和產品,如果不對現行出口政策作適當調整,相關國家仍然會找出各種借口,對我國企業和產品出臺諸如反傾銷、價格調查等貿易保護手段。因此,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種矛盾和摩擦,有利于我國貿易出口的整體復蘇和推進。
以鐵礦石為代表的原材料進口為例,盡管我國是最大的進口國,但由于產能過剩、資源消耗居高不下、技術含量不高、成本消化能力不強、國內惡性競爭嚴重等方面的原因,成為價格談判的最大軟肋,不僅使我國在價格談判中完全失去了話語權,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且帶來了不該有的貿易摩擦,影響了我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交往和貿易往來。因此,取消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減少因進口原材料造成的浪費,也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更重要的,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增長方式不科學和增長質量不高的矛盾,也在金融危機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暴露,特別是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和資源消耗過高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對部分產品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無疑是比較容易見效,且容易產生長遠效果的手段。
當然,在G20會議召開前夕、央行剛剛公布將“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背景下,又出臺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政策,也表達了中國希望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經濟早日走出金融危機陰影的意愿。
由于出口形勢尚不夠明朗、前景不很樂觀,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政策,可以說只是發出了一種信號。隨著經濟狀況的進一步好轉,特別是出口狀況的改善,更大范圍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還會進一步出臺。對企業來說,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
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口前景尚不樂觀的情況下,中央就毫不猶豫地出臺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的政策,深刻表明了中央加快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決心。因此,地方政府在今后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工作中,必須充分注意到這種轉變,避免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影響。
(來源:機電商情網)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