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1~6月份,安徽船舶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7億元,同比增長83%;造船完工量11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0%。而造船業具有很長的產業鏈,業內人士估算,每1萬載重噸的生產能力可帶動實現1億元的產值。不過,安徽造船業目前正面臨著升級中的“陣痛”。
船舶業“斬獲”77億
船舶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條腿。在我國116個產業部門中,有97個產業與其有直接聯系,尤以機械、冶金、電子等行業最為密切。在安徽,造船行業目前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船舶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7億元,同比增長83%;造船完工量11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0%;新接船舶訂單18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47%;期末手持船舶訂單381萬載重噸,比2009年底增長23%。
安徽船舶工業的發展與《安徽省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等相關政策的實施不無關系。此外,世界造船業正加快從日韓向中國轉移,“長三角”一躍成為全球造船新中心。安徽因為擁有豐富岸線資源和勞動力優勢,使船舶工業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根據相關規劃,安徽確定了7個船舶工業聚集區、12個造船及配套產業集群。預計到2020年,全省造船能力達到1000萬載重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而業內人士估算,每1萬載重噸的生產能力可帶動實現1億元的產值。
面臨升級“陣痛”
不過,安徽造船業目前正面臨著升級中的“陣痛”。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日前對樅陽縣造船業進行調查發現,樅陽全縣造船企業雖有70多家,但規模較大的企業不多,大部分企業只能生產小型船舶,還沒有一家企業達到國家一級標準,“低、小、散”問題突出。
“如果沒有銀行的支持,任何實體經濟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船舶工業也不例外。”蕪湖強勝造船有限公司總經理查晶強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他希望銀行等部門加大幫扶力度,幫助企業搞好生產、搞活經營、提高效益。同時,政府要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的補助或獎勵。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也建議,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過程中,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調整相結合,加快推進企業戰略重組,支持優勢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托管等方式,整合產業資源。
據了解,目前中國造船企業之所以能在國際上收獲很大的訂單量,更多是依靠低成本優勢。“引導船舶企業推進產品升級換代,著力發展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船舶產品,向高端市場進軍”,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這樣認為。
(來源:中安在線)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