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船舶市場興旺時,我國造船能力80%以上都是境外船東在國際資本的支持下下的單,但相當一部分出口的船舶卻被租給了國內船東,或航行在運輸中國出口物資的航線上。”在6月10日舉行的第二屆船舶產業投資基金主題論壇上,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張廣欽說:“這不僅是市場利潤被侵占,此外還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風險。”
這是因為,一旦危機到來,歐洲主要船舶融資銀行便早早壓縮貸款規模,或紛紛退出避險,造成大量船舶合同的執行出現問題,而最終的風險會轉移到造船企業身上。
介入作用突出
有數據顯示,2009年3~5月,在市場低谷時,國際上某大投資銀行盯住了全球僅有的850條18萬噸級某種散貨船,用資本控制了其中30%的船只,使得國際市場形成短缺,此時當中國想進口礦石時,該種船的日租金從原先的8000美元漲到了8萬~9萬美元。
而當中國航運企業需要購建新船時,中國國內的船只卻被80%的出口船舶占據,迫于無奈,加上造船高利潤的誘惑,航運企業開始大張旗鼓地進入造船領域;而當航運周期性步入低谷時,無論是傳統的造船企業還是航運企業的造船廠都無一例外地遭遇訂單荒。當經濟危機來臨時,中國航運業一邊承擔著市場無貨可運帶來的經營虧損,一邊又必須承受高額的租船租金。
“船舶產業基金的介入或能破除這一弊端。”張廣欽認為,船舶產業基金希望扮演一種產業整合者的角色,以金融資本作為利器,整合船舶航運業,將航運產業做大做強,形成良性循環。目前,船舶產業基金正在積極倡議成立航運金融協會,試圖集合航運業、船舶制造業、港口物流貨主業和金融業的資源,進一步打通船舶業與資本的通道。
張廣欽強調,金融資本是日本造船集團和航運企業的紐帶,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造船等大型造船集團都與銀行、財團緊密結合在一起,促使日本航運企業大量在其國內造船。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日本這種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結合的模式顯示出很強的優越性,日本船舶工業受到的沖擊遠不如我國嚴重。
據介紹,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造船企業學習日本先進的造船經驗,包括技術改造、船臺船塢建設、工藝裝備升級以及管理理念更新等。時至今日,我國船企在生產效率、船舶建造周期等方面已與日本造船企業非常接近,但在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相結合方面仍有很大差距。
張廣欽表示,從長遠發展考慮,我國船舶產業和航運產業十分需要金融資本的介入,尤其是在經受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之后,通過金融資本整合產業鏈,從而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就變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此,他希望船舶產業投資基金一方面能在國內多下訂單造船,另一方面能像日本金融資本一樣充分發揮支持國內船舶工業發展的作用。
過去由于國內民間資本的大量投入,使得我國船舶工業擁有了今天的規模。如今,資金來源日趨多樣化,除國家財政外,國有銀行、商業銀行、企業和民間資本都很充裕。因此,船舶產業投資基金可以通過直接募集國家、地方以及民間等各方面資本,大量投入到船舶產業鏈中,將大有用武之地。他呼吁,有財力的造船企業和有關方面也可以投入資金,共同做大船舶產業投資基金,利用這個平臺把造船業和航運業聯系得更加緊密。
杠桿作用明顯
實際上,近兩年來,船舶產業已經在產業基金上進行了嘗試。
2009年12月29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中國第一只船舶產業投資基金在天津揭牌。由于船舶產業投資基金是國際上通行的購建船舶資金來源和船舶運營模式。因此該船舶基金的揭牌,被認為是中國實現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加快發展航運業的里程碑。
但在掛牌成立半年后,船舶產業基金創始人及首席執行事務合伙人徐輝介紹說,在首期募集近30億元后,船舶產業基金對資金的渴求仍然非同一般。由于一條船舶的投資約4億~5億元,這使得30億元的資金對于船舶產業基金投資的45條船相比,對應的合同金額是150億元。募集資金也成為了船舶產業基金最近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介紹,6月10日,船舶產業基金迎來了一位新的投資人,國內一家民營企業莊吉集團已經同意出資1億元股本金,此外這只基金近期還有望迎來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等重量級的投資人。徐輝表示,目前還沒有關閉首期募集,預計在年底前將結束募集。現在船舶產業投資基金已訂船40余艘,價值150億元。因此這就有了關于船舶產業基金以30億元撬動了150億元的投資的說法。船舶產業基金一位高管稱:“船舶基金的杠桿效應是其他產業基金無法比擬的。”
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船舶產業基金為永久存續基金,而一般的產業基金存續期不會超過十年,同時投資地域也完全不受限制。二是其基金運作中的杠桿效應在國內基金中仍屬個案,而這也是由于船舶行業本身的特性決定的。
據了解,船舶產業基金與此前成立的其他產業基金的做法大不相同,更多的是以購買實物資產的形式而非投資股權的形式運作。據介紹,船舶產業基金主要投資于市場需求量大、回報率高、國家經濟戰略發展持續的遠洋船舶,包括大型散貨船、油輪和各種特種船,以及對船舶航運產業鏈上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而國內其他產業基金中幾乎主要以股權投資為主,并購中因難以使用股權抵押而較難采用杠桿收購,而船舶產業基金因其投資的是實物資產而能夠得到通過資產證券化等途徑形成杠桿效應,這在國內的產業基金中仍是首例。
“總體來看,船舶產業基金使用杠桿的原因是投資需要的資金量太大,如果運作得當,能夠賺得較多的回報,但一旦踏錯步伐,損失也不容小覷。”一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人士稱。
由此規范運作對船舶產業基金非常關鍵。張廣欽認為,當前船價已較高位下降了30%~40%,基本到底,而鋼價、匯率、人工成本等都沒有下降的趨勢,如果船價再降船企就要賠本。因此,在現階段訂造低價位船舶肯定會有很高的回報率,這正是船舶產業投資基金發揮巨大作用的最好時機。
他也強調,船舶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要和國際規則接軌。投資船舶是一個投入高、回收周期長的項目,如果運作不規范自然會加大風險。所以,只有在成長過程中學習先進經驗,規范管理,讓投資者放心,船舶產業投資基金才能做大做強,最終發揮整合產業鏈的作用。
(來源:中國工業報)最新展會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使用協議 - 免責條款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廣告服務 - 會員服務 - 免費注冊 - 聯系方式 | ||||||||
問題請通過在線提問反饋 | 在線客戶QQ:105452034 | 收費會員及廣告咨詢電話13332201705 技術支持:遼寧衡駿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東北制造網(東北地區唯一制造業網上平臺) 版權所有 遼ICP備2021008091號 遼公網安備21021702000105 | ||||||||
為獲得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瀏覽器 | ||||||||
|